李凌轩,男,1984年11月生,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人,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振动利用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及青年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东北大学(秦皇岛)智能机械装备研究所(NEUIME)所长等职务。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132-3881-3889
电子邮件:lingxuan@neu.edu.cn lingxuan_li@163.com
办公地点:南校区科技楼K2027,K1020室(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研究方向
(1)基于四足机器人、无人机、协作机器人和AGV小车等的新型智能装备研发;
(2)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大语言模型及故障诊断;
(3)极端环境下机器感知、环境重构及工程巡检;
(4)机械系统的非线性振动力学以及大型机械装备的研发。
招生情况
招生专业:机械工程
招生类别: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每年4-5个)
学术型博士、应用型(工程)博士(每年1-2个)
其中,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和应用型(工程)博士研究生可与南京罕华流体技术有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双软认证企业、国家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单位及江苏省双创人才企业)的张朋刚博士(企业法人兼总经理、受聘于东北大学研究生行业导师)联合培养完成。
实验室情况
个人筹建并拥有了宇树Go2四足机器人、六/七自由度机械臂、MID-360激光雷达、intel D455F深度相机、拓竹X1-Carbon Combo型3D打印机、西门子LMS Scadas和美国NI USB-4431等型号信号采集系统、各类传感器、激振力达30kN的FS-30-370型电动振动试验系统、模态测试系统及其配套设备、高速成像系统、功率分析系统、振动实验平台、关键零部件疲劳可靠性试验的高低温湿热试验箱、故障诊断实验平台、矿山机械系统的数值分析平台等各类设备和实验平台,固定资产100万余元。
教育背景
2009.09-2012.10,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博士,导师:闻邦椿院士
2007.09-2009.07,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硕士,导师:宋桂秋教授
2003.09-2007.07,西南科技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士
工作履历
2012.10-至今,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2012.10-至今,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学术兼职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振动利用工程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振动利用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
东北大学(秦皇岛)智能机械装备研究所所长
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
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国家科技专家库评审专家
河北省燕赵英才(A类)
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
凡科优秀评审专家
奖励与荣誉
(1)研究生工作
2024年,中国冶金教育学会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本科生工作
2015年,第六届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2016年,河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指导教师
2016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2017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2018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2019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2019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指导教师(1项)
2019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河北省一等奖,指导教师(1项)
2019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河北省二/三等奖,指导教师(5项)
2024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2025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科研工作
纵向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基金、中央高校基金科研业务费项目等省部级项目9项,参与各类省部级及以上项目5项,在研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
横向类:主持地下矿山溜井防堵塞机械臂研究与应用、小型智能车研发、故障诊断系统及软硬件系统/物联网系统的设计等各类项目7项。
学术成果
共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2021年-至今:发表16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Q1/JCR共5篇,Q2/JCR共3篇。其中,中科院二区4篇,中科院一区1篇,TOP类期刊3篇。
拥有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5项。
教学工作
本科生:《机械设计》
研究生:《机械振动理论基础及其应用》(河北省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
指导研究生情况
已毕业硕士生6人,在读硕士研究生8人。
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东北大学(秦皇岛)智能机械装备研究所的二维码,了解详细信息。
